27日泰国陆军的社交账号发布了一张VT-4坦克集结的图片,并附文称VT-4坦克已投入作战,号称“绝不撤退”,将“全力以赴粉碎敌人并切断敌方补给线”。
显然,尽管特朗普标榜柬泰两国领导人向他保证会尽快停战,但他的口头调停没有任何作用,泰国已开始准备在这场冲突中加注了。
泰国陆军的图片声明
泰国对VT-4坦克的采购始于2016年,用于替代其陆军装备的老式美制坦克(M41),截止本轮柬泰冲突爆发前,泰国陆军已经换装了约60辆VT-4坦克。
去年“亚洲防务安全”网站曾透露,这60辆坦克只是一个开始,泰国计划从中国购买更多的VT-4,以替换其陆军所有的老旧坦克,大概数量可能会在100辆左右。
公开资料显示,VT-4坦克配备了全球定位导航与车载数据链,可支持多车协同作战,主武器系统包含一门125毫米滑膛炮,可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其中穿甲弹很可能是我国国产第二期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改进版本,据称可在2000米距离上击穿620毫米均质钢装甲。
就看这次泰国会拿VT-4打出战果,还是会被柬军的不对称战术反制
从VT-4的各项参数来说,当初泰国之所以会看中这款中国坦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出于对越南军事扩张的警惕:由于越南与泰国的历史恩怨,2016年越南与俄罗斯签署购买T-90系列坦克的协议后,这几乎立刻引起了泰国的紧张。
于是,泰国也立刻上马自己的引进第三代坦克计划,在考察了一圈后,最终选择了综合性价比更胜一筹的中国VT-4,以抗衡越南的俄制T-90系列坦克。
也就是说,泰国最初购买VT-4坦克的目的,是为了防范越南,而非邻国柬埔寨。
与还能维持装甲部队更新换代的越南相比,柬埔寨的装甲力量仍以老旧的苏制或中国制装备为主,比如T-55与59式坦克,仅适用于提供火力支援,但整体停留在机械化战争初期水平,现代化程度有限。
其实中南半岛是可以展开装甲作战的
这里需要插句题外话:很多人一提到中南半岛可能会想到“水网纵横”、“地形崎岖”、“丛林”和“雨季”等关键词,认为中南半岛的地理环境不适合装甲部队作战。
实则不然。在上世纪70年代,越南对柬埔寨、老挝和泰国的入侵行动中,越军其实动用了大量装甲部队才打出了战争初期的一系列战果,比如在入侵柬埔寨时,越军以坦克集群为核心沿着公路直扑柬埔寨首都金边,仅用14天就占领金边,19天基本控制柬埔寨全境。
言归正传。有越南这个例子在前,可见中南半岛的地理环境其实是可以实施装甲突击战术的。
柬埔寨的简易无人机已经出现在战场上
当然,我们也不否认技术兵器、战略战术的进步,以及中南半岛地理环境的客观限制,对装甲部队作战能力的削弱,比如此次柬泰冲突中,柬埔寨与泰国争议的柏威夏寺,其所在的扁担山脉以陡峭山脊、密林和悬崖地形为主,确实不合适装甲部队展开。
至于技术兵器与战略战术方面。俄乌冲突已经证明了装甲力量在面对新一代反装甲武器,比如反坦克导弹、无人机和巡飞弹时的脆弱性。
因此,如果以甲弹对抗的角度来说,柬军确实不具备对抗泰军VT-4坦克的装甲力量;反之,如果以不对称战术的角度,泰国的VT-4坦克虽强,但必须小心那些简易的无人机——柬军已经从乌克兰战场上汲取了经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