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11个涨停后,上纬新材再次提示风险。
25日,上纬新材公告称,公司股票交易连续3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30%,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同时,公司股票交易连续10个交易日内3次出现连续3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30%的异常波动情形,属于股票交易严重异常波动。
公司市盈率显著高于行业市盈率水平,外部流通盘相对较小,且存在重大事项不确定性风险。公司提醒广大投资者注意二级市场交易风险,理性决策,审慎投资。
截至目前,上海智元恒岳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智元恒岳”)和上海致远新创科技设备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致远新创合伙”)不存在未来12个月内对上纬新材及其子公司的资产和业务进行出售、合并、与他人合资或合作的计划,不存在关于上纬新材拟购买或置换资产的重组计划。
上纬新材市值14天涨8倍
此前,7月8日晚,上纬新材发布公告称,智元机器人通过公司及核心团队共同出资设立的持股平台,以协议 *** 和要约收购的方式取得公司控制权,至少收购其63.62%股份,交易总金额约21亿元。待本次股权交易完成后,上纬新材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智元机器人及其管理团队共同持股的主体,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邓泰华。
该消息一经公布,瞬间“引爆”上纬新材的股价。7月9日至7月23日,上纬新材连续11个“20cm”涨停,在A股市场绝无仅有。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仅仅是宣告了一家明星企业及其创始团队拟入主,且在7份风险提示公告中反复强调该事项存在不确定性。
同时,上纬新材已明确表示,本次交易不构成借壳,且未来一年内无资产注入计划。即便如此,市场依旧展示出超出寻常的热情。
7月24日晚,上纬新材公告显示,当日召开的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通过了豁免公司现任及离任董监高自愿性股份限售承诺的议案,这意味着公司易主事项取得进展。当天公司股价小幅下跌2.25%。
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分析称,该豁免目的并非方便减持,而是为完成部分要约收购所需,因此是交易中必要的一环。
5年前,其以2.49元/股的价格发行,总市值仅10.04亿元,擦线踏过科创板10亿市值的发行门槛。上市后,公司股价表现平平,虽然近三年盈利较为稳定,净利润始终维持8000万左右,但总市值只在30亿元附近。
也正因“便宜”,上纬新材的优质“壳”特性突出,进而吸引了“金主”智元机器人。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3月31日,上纬新材股东户数并不多,为5142户,户均持股约7.8万股。若这些持股股民在此轮行情前没有卖掉的话,他们所持股份的价值上涨了近8倍。
智元机器人联合创始人为知名博主稚晖君
智元机器人是一家什么公司?为何它拟入主的消息能让“名不见经传”的上纬新材接连走出11个涨停?
公开资料显示,智元机器人成立于2023年2月,短短两年半时间里,已经完成了13轮股权融资,拥有高瓴创投、鼎晖投资、红杉中国、比亚迪、软通动力、三花控股集团以及腾讯腾讯、京东云计算、上汽投资、TCL创投、比亚迪、蓝驰创投等豪华投资人团队。
智元机器人官网显示,其创始团队也群英荟萃,其中,彭志辉系科技圈知名KOL,人称“稚晖君”“野生钢铁侠”,原华为天才少年。
图源/公司官网
他是“华为天才少年”,是B站百大UP主,是被粉丝亲昵称作“野生钢铁侠”的稚晖君,坐拥B站280万粉丝
稚晖君,本名彭志辉。
公开资料显示,彭志辉1993年出生于江西吉安,2018年研究生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信通学院。2020年,彭志辉以“华为天才少年计划”更高档年薪201万元,加入华为团队,从事昇腾AI芯片和AI算法相关研究工作。
4月9日,他以具身智能头部企业“智元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的身份,参加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
彭志辉(前排右一)参加座谈会
彭志辉年仅32岁,却已在科技领域一路披荆斩棘。
在资本的助推下,智元机器人构建了领先的机器人“本体+AI”全栈技术,具备核心零部件自研及整机集成和制造能力,并自主训练具身基座大模型。目前拥有远征、精灵、灵犀三大机器人家族产品线。
目前,智元机器人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了人形机器人的规模化量产和商业化落地,产品售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诸如,2024年12月,公司开启通用机器人商用量产;2025年1月,智元机器人的第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正式量产下线,刷新行业纪录。
在2025年3月24日融资后,智元机器人估值约为150亿元。彼时,智元机器人合伙人、具身业务部总裁、研究院执行院长姚卯青对外表示,去年公司营收是过亿元的,今年目标数倍增长,近两年有希望做到盈亏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两年,稚晖君作为智元机器人核心人物活跃于台前,但智元真正的核心大佬,或许是邓泰华。
据《科创板日报》报道,正是邓泰华邀请当时还在华为工作的稚晖君(彭志辉)创业,才有了如今这家估值150亿元的智元机器人。
《中国经营报》也报道称,有智元机器人内部人士确认,邓泰华实际上一直担任该公司的创始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只是过去他一直保持低调”。
据公开资料,邓泰华是电子科技大学1995级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校友。在创立智元机器人之前,邓泰华曾在华为工作二十余年,早年间是华为王牌业务无线产品线(通信基站,如5G等)的负责人,后来担任华为公司副总裁、计算产品线总裁,主导了鲲鹏、昇腾AI计算生态构建。
图片来源:电子科技大学校友会
至于邓泰华何时从华为离职,并没有详细报道。但2022年11月他仍以华为副总裁、计算产品线总裁身份公开亮相,而智元成立于次年2月。2023年9月出现在华为全联接大会上的华为计算产品线总裁,就变成了张熙伟。
智元机器人收购上纬新材的股份,交易是否构成借壳上市?7月9日,智元机器人方面回应媒体称,“本次行动仅为收购控股权,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办法》所定义的借壳上市”。
那么,如果不借壳,智元控股上纬新材后,该如何开展下一步运作?
事实上,“不借壳”并不代表标的公司不能通过上市公司实现“曲线”上市,一个典型的手法是,静待控制权变更36个月后再发起重大资产重组来实现整体上市,可以豁免借壳上市认定的约束。但这类并购重组的估值没有独立IPO优厚,同时面临监管以及与其他股东协商不一致等风险。
第二类是在避免构成“实质借壳”的前提下,对标的资产进行拆分,实现资产的“小额-渐进式”装入。目前智元机器人的业务涵盖了机器人本体、核心零部件、整机集成和制造、以及具身基座大模型等,这些业务如果拆分后分布注入上纬新材,也可以完成曲线上市,并且规避三年时间限制。
编辑 孙志成
综合21世纪经济报道、上海证券报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