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组织人事报》日前刊发文章《福州深化一线专项考核助推“3820”战略工程提质增效 分赛道明重点 到现场识良将》。
文章称,福州坚持“优秀者优先,有为者有位”,对一线考核中发现的好干部,不拘一格予以使用,2024年以来,在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中表现突出的639名干部被提拔重用或晋升职级。
以下为全文:
“3820”战略工程作为福州“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纲领性指引,擘画了福州的发展蓝图。近年来,为考准考实投身“3820”战略工程的广大干部的实绩表现,福州市组建8个一线专项考核组,通过明确差异化考核指标、优化考人考事方式、深化结果及时运用,持续优化完善一线专项考核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再创佳绩,为福州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贡献力量。
各考核组根据不同工作小组职能职责和成员单位工作性质,分类设置精准到人到事的差异化考核指标,有效避免考核指标“一刀切”。
其中,对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小组,重点考核提质降本扩量、“智改数转”等情况;对福州新区开放开发和自贸区提升工作小组,重点考核创新体制机制、形成综合效应等情况;对建设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工作小组,有关县区重点考核属地交通枢纽建设情况,有关市直单位重点考核政策支持、业务指导等情况;对深入实施新时代“堡垒工程”工作小组,重点考核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两企三新”党建路径探索等情况;对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工作小组,重点考核海洋科创平台发展、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等情况;对闽都文化保护传承暨文旅商融合发展工作小组,重点考核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文化旅游业发展等情况;对城市品质提升工作小组,重点考核城市更新项目进展、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精细化管理等情况。
同时,建立一线考核“平急转换”机制,将8个一线专项考核组转换为6个应急处突一线考核组和1个机动小组,常态储备应急考核队伍,根据特定专项任务或应急突发事件的特点和需要,及时组织开展小规模、短周期的机动考核,之一时间掌握干部在关键时刻的表现情况,确保市委中心工作开展到哪里,一线考核就跟进到哪里。
坚持考人与考事相结合,推动干部画像精准度不断提升。创新建立“三单”对账机制,考核前期明确包括工作分工情况、岗位职责要求、具体责任义务、时间进度安排等内容的“责任清单”,考核中注重收集干部作风和工作推进情况的“问题清单”,同时,加强核实专项任务或年度工作完成情况的“成绩单”,直观比对目标、过程、结果,全面了解掌握干部工作业绩,打好考评基础。系统总结提炼动态跟踪、节点对账、实地勘察、明察暗访、列席旁听等五种 *** ,通过跟进了解面上情况,对照节点核实工作进度,现场调研检验工作成效,“四不两直”察访工作作风,参加会议掌握总体情况,并结合效能、“两办”督查成果,对多渠道收集的信息进行相互印证、分析研判,做到见人见物见思想,考准考实干部的德才表现。
在全面客观掌握干部工作实绩和德才表现的基础上,组织干部根据“三单”对账结果定期开展个人自评,同时结合年度考核工作集中开展群众评议和组织考评,通过收集分析不同主体、不同视角的评价,为干部综合表现进行全方位画像。
用好用足考核结果,牢固树立鲜明用人导向,持续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坚持“优秀者优先,有为者有位”,对一线考核中发现的好干部,不拘一格予以使用,2024年以来,在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中表现突出的639名干部被提拔重用或晋升职级。同时,对一线考核结果优异且专项考评排名靠前的单位,在日常干部调配中,额外给予1—2名提拔或进一步使用名额,目前已兑现3批17人次的及时激励。
对一贯表现优异、发展潜力较大的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综合采取赴外挂职、双向交流、择优调任等方式,进行针对性培养,蓄足优秀干部的源头活水。2024年以来,共择优选派12名干部赴 *** 、宁夏,以及福建南平等东西部协作、结对共建城市挂职锻炼,选派62名优秀处科级干部赴基层培养锻炼,调任9名企事业干部到党政机关工作。
来 源/中国组织人事报、政事儿
编 辑/叶 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