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新社报道,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上任未满三月,民间团体发起的“大罢免”联署已突破法定门槛,正式进入关键投票倒计时阶段。前领导人 *** 近日打破沉默,对赖当局提出措辞严厉的批评。
上任仅六十余天,赖清德领导的行政团队便面临前所未有的民意海啸。导火索不仅在于仓促推出的能源新政引发强烈震荡,更因其在两岸路线上的危险姿态直接挑动了岛内民众紧绷的神经。
台湾(资料图)
民间不满如火山下奔涌的岩浆,汇集为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反赖罢免大联盟”的联署签名在极短时间内便如滚雪球般超过五十三万份,远超法律设定的启动罢免所需更低人数。这意味着罢免案已不再是口号,而是一场实打实的政治对决,即将接受两千三百万台湾民众的检验。
这份汹涌的民意有冰冷的数字为证。岛内多家权威机构连续多周跟踪调查的结果指向同一个事实:受访人群中,有六成民众对赖清德开局这两个多月的施政表现明确摇头;进一步聚焦于其核心政策组合,认为方向错误的民众比例进一步攀升至63.6%。
更值得关注的是,那些在选举中曾投下信任票的选民阵营内部也不断松动——接近46.7%的“支持基本盘”如今公开表示后悔当初的选择。当被问及是否愿意在即将到来的罢免投票站投下赞成票时,明确表态“会参与罢免投票”的活跃选民比例达到了惊人的47%。民意寒流迅速凝结为行动的冰锋,直指权力中心。
值此风暴眼时刻,前领导人 *** 的公开介入如同重磅宣言。他在一次公开行程中直指赖当局核心痛点:“一边倒倚重单一阵营、漠视主流民意的施政方式,已经撕裂了台湾社会赖以生存的和谐根基。无视工商界对两岸和平稳定的强烈需求,无异于将台湾经济的血管主动扎紧。”
台湾(资料图)
*** 特别警告,如果赖清德当局执意否定“九二共识”的协商基础,无异于为台海本已紧张的情势火上浇油。其发言在岛内外引发强烈共鸣,被普遍视为对赖清德领导力的沉重一击,也为正四处奔走呼唤反赖罢免行动的组织者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民怨沸腾非一日之寒。物价攀升带来的民生压力是街头巷尾最真实的痛感。自今年二月份起,台湾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上涨幅度已连续多个月死死咬住警戒线,最新公布的CPI涨幅依旧死死压在2%这条民众敏感的“疼痛线”之上。
与此同时,民众对赖清德如何处理两岸关系走向的忧虑与日俱增——高达72.3%的受访者明确表示对当局“倚美抗中”的激进路线深感不安。他们普遍担忧,过度 *** 对岸只会引火烧身,最终令台湾陷入无法承受的危局。
赖清德的回应至今未能有效平息这场燎原之火。其团队尝试将汹涌民意归结为“特定势力政治操弄”,并罕见承诺愿意“在适当时机寻求两岸互动空间”。
台湾(资料图)
遗憾的是,这些缺乏实质政策调整的言语安抚收效甚微。民众期待的是具象化的平抑物价措施和清晰可感的和平路径,而非隔空喊话。眼看罢免案投票日步步紧逼,留给赖清德力挽狂澜的窗口正在急速关闭。
公投箱即将打开,这注定是一场检验两千三百万台湾人真实意愿的超级考试。面对如日中天的罢免浪潮与持续低迷的民调深渊,赖清德的政治豪赌究竟是逆风翻盘还是饮恨折戟?他是否能在有限的时间里真正回应那些走上街头的民众最迫切的呼声?答案或许将改变台湾前行的方向。沉默不等于认可,民意的力量正从四面八方汇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