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甲 > 正文

【活力中国调研行·山西篇】大同:以破局者姿态重塑产业基因

  • 西甲
  • 2025-07-25 18:00:54
  • 8
摘要: 山西华阳碳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高性能碳纤维产品即将量产下线。本报记者王佳丽摄 当一列列满载煤炭的火车驶离大同,更多肉眼...

【活力中国调研行·山西篇】大同:以破局者姿态重塑产业基因

山西华阳碳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高性能碳纤维产品即将量产下线。本报记者王佳丽摄

当一列列满载煤炭的火车驶离大同,更多肉眼看不见的“数据列车”正通过埋设在地下的光纤,从这座城市发往全国各地。

时代浪潮奔涌,大同正以破局者的姿态重塑产业基因。山西华阳碳材科技有限公司深耕高端制造赛道,用持续创新“撕开”技术壁垒;大同数据科技学院里,代码与算法的碰撞培育着数字经济的“种子人才”;“云中声谷”产业园内,上下游企业聚链成群,让创新活力如桑干河水流淌不息;忘忧农场的黄花博物馆创意大胆、设计美观、内涵丰富,致力于深入讲好黄花故事,实现黄花产业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一个个重点项目如星火燎原,正托举着这座城市向高质量发展的峰峦稳步攀登。

这就是大同,一座正在被数据重新定义的城市。行走在这片土地上记者深切体会到,大同的转型故事,写在每一根光纤里。这里,正在将“地下乌金”的能量转化为数字时代的“算力宝藏”,让转型的光芒照亮塞北大地。

加速落地,项目激活产业发展新引擎

华阳碳材的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丝锭转动,高性能碳纤维产品即将量产下线,为我国高性能碳纤维的自主保障提供坚实支撑。

在这里,记者看到一束束白色的碳纤维原丝从设备中穿行而过,颜色逐渐由浅变深,从白色逐渐到金黄再到黑色,在此过程中,原丝也实现了从普通化工材料跃升为“黑色黄金”的华丽变身。

在新材料的广阔天地中,碳纤维以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等卓越性能脱颖而出成为“新材料之王”,被广泛应用于国防、航空航天等领域。大同锚定该产业,在云冈经济技术开发区清洁能源产业园布局的千吨级高性能碳纤维一期200吨/年示范项目已提前实现阶段性目标,各车间联试联调工作已进入尾声。

“该项目总投资6.82亿元,占地约120亩。”项目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后续将深入挖掘超高强碳纤维、高强高模碳纤维、大丝束碳纤维等新材料的新工艺,打造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创新平台,协同科研力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抢占行业制高点,推动区域高质量转型发展。”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已连续4年被列入省重点工程项目名单。项目投产后,将打破我国对高性能碳纤维进口的依赖,解决关键战略材料“卡脖子”难题,为国家新材料产业重大战略需求奠定扎实基础。

用科技创新替代资源依赖,用高端制造激活产业动能。

大同市碳纤维产业的活力,从侧面印证了这座城市转型的决心。随着项目投产和整个产业链的完善,大同正从“能源输出者”变身为“材料创新者”,全力推动产业转型,重塑城市发展新格局。

人才“聚”力,订单模式培育转型发展生力军

大同的转型突破,始终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在大踏步发展的背景下,这座城市正以开放的姿态广纳贤才,让人才“聚”力成为激活创新发展的新势能,为高质量转型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高性能碳纤维产业刚“露头”,人才便主动“找上门”。华阳碳材与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合作过程中,吸引了多名参与过国家碳纤维攻关项目的研究员加入。“这里有实实在在的项目,能让研究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这是更大的吸引力。”一位科研人员的话,道出了广大人才选择大同的核心原因。

据介绍,大同市通过“柔性引才+本地培育”双路径,为碳纤维产业储备人才。一方面,以项目为载体引进中科院团队、行业专家,提供科研经费和生活保障;另一方面,与大同大学合作开设定向班,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一支年轻化、专业化的团队正在成长。

在上海润迅“云中声谷”大数据智慧服务基地,“00后”姑娘小郑正对着屏幕给自动驾驶图像标框。“我家就在附近村里,以前得去外地打工,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上班,一个月能挣4000多元。”她告诉记者,好多像她一样的年轻人都回家就业了。

良好的薪资待遇、明确的晋升渠道、青春朝气的工作团队……正是这些充满吸引力的条件,让这些年轻人毫不犹豫地选择留在大同,投身数字产业。“云中声谷”基地行政负责人郭贵峰介绍,基地与字节跳动等行业头部企业深度携手,在大同市布局的2600个数字化岗位已成为当地就业的新支点。

在数字经济的赛道上,大同数据科技职业学院的成立也为产业发展注入了人才活力。

这所由A股上市公司传智教育集团投资举办的全日制统招高等学院,是全国之一家专门面向互联网、智算、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行业的大学。学院坐落于大同市云州区,占地309亩,一期项目包括综合楼、宿舍楼、教学楼、图书馆等主体结构,目前已全面封顶。

据介绍,大同数据科技职业学院设有软件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6个数字化专业,以“服务数字经济发展、推动产业技术创新”为导向,紧跟产业技术发展趋势。该学院还研发了丰富的精品项目课程,并与华为、百度、京东等企业共创课程。

“通过与企业达成深度合作,形成跨区域产教融合共同体,实施项目驱动式教学,引入企业最新项目进行实操实训,使学生毕业即可拥有中高级程序员水平,满足产业端用人需求,为大同数字经济产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该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传智教育集团高级课程研究员高文东介绍,大同数据科技职业学院紧紧围绕国家和山西重大发展战略,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满足产业行业需求”为导向,结合大同市重点统筹推进全市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发展的趋势,已与华为、阿里云、腾讯云等2000余家企业共享资源,建立了校企联动的产教融合人才 *** 培育机制,并与部分企业构建了深度产教融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毕业及就业的产学研闭环。

目前,该学院已与大同市人民 *** 和大同市数据局围绕数字产业发展人才培养进行战略合作,就大同市的数字人才需求实施人才培养计划,提供数据产业人才培养解决方案,为大同市数据科技企业提供优质人力资源输送,全力推动我省新质生产力发展与数字化转型。

集群成势,算力领航数字经济新赛道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浪潮下,算力作为新的关键生产力,正成为城市发展角逐的新高地。大同市敏锐地抓住了这一时代机遇,凭借自身独特的优势,全力打造“算力之城”,实现了从传统能源输出大市向数字经济重镇的华丽转身。

依托“环首都算力走廊”的区位优势,大同市成功入选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建设城市。目前,该市正以算力为支撑、数据为驱动、应用为引领,构建全链条产业体系,并积极争取成为“东数西算”国家枢纽节点。

目前,大同已累计完成算力中心投资超268亿元,已建成折合标准机架超30万架,投运服务器近70万台,整体上架率在90%以上,平均PUE在1.2以下,今年1—5月用电量22.3亿千瓦时,超过了煤炭行业,预计带动GDP增长1326—1768亿元。

当下的大同,已经从“输煤炭、输电力”转向“输数据、输算力”,成为全国首个“能源+大数据”深度融合的国家级信息技术产业基地。“绿色算力看大同”的品牌效应已然形成。

未来,大同将以“绿电园区”“零碳园区”为载体,推动算力与新能源、文旅、装备制造等产业深度融合,建成辐射华北、影响全国的绿色算力枢纽,为资源型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大同样本”。

大同的转型发展之路,既是对资源型城市突围路径的勇敢探索,更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践行。当“黑色黄金”碳纤维织就产业升级经纬,当年轻人才的创新活力在塞北大地尽情绽放,当数据中心的绿色算力串联起数字时代的经济脉络,这座城市已然在北纬40度的坐标上,勾勒出一幅传统与现代交融、能源与数字共生的壮美画卷。未来的大同,不仅是历史长河中璀璨的文化符号,更将成为全国“能源+算力”深度融合的标杆之城,让转型的光芒持续照亮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书写出属于新时代的“大同答卷”。

本报记者王蕾 王佳丽 翁剑

(责编:刘_洋、马云梅)

发表评论

  • 8人参与,5条评论
  • 流星雨  于 2025-07-25 20:01:09   回复
  • 在梅西离开巴萨后,球队经历了很大的变化,希望他们能找到新的领导者。
  • 逐梦少年  于 2025-07-26 04:59:24   回复
  • 足球不仅仅是体力的较量,更是智慧的对决。
  • 幽暗星空  于 2025-07-25 21:22:55   回复
  • 雄鹿的进攻依赖字母哥的领导力,但他们如何调动其他球员的表现是他们的关键。
  • 沧海一粟  于 2025-07-26 01:57:25   回复
  • 字母哥的全能表现帮助雄鹿队夺冠,他无论在进攻还是防守上都让对手感到压力。
  • 清风徐来  于 2025-07-25 18:56:27   回复
  • 球场上的领导力不仅仅是得分,如何调动队友,带动全队的发挥,才是伟大球员的标志。

TXT地图 XML地图 HT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