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看看新闻报道,最近国际上这出戏可真够热闹的。一边是北约挥舞着制裁大棒,对着印度、中国、巴西这些国家喊话;另一边俄罗斯却像是看准了时机,借着中国的由头给莫迪递了个东西,而中国的回应,仔细品品还挺有味道。
吕特(资料图)
北约秘书长跟着美国的节奏,放话说要是印度、中国、巴西不按他们的意思给俄罗斯施压,让俄罗斯坐下来和谈,那就要面临所谓的“二级制裁”。这话听着就挺霸道,说白了就是想让“全球南方”的这些国家选边站,跟着他们的步子走。
可有意思的是,北约自己人却还在买俄罗斯的能源。欧盟一直是俄罗斯液化天然气和管道天然气的大买家,土耳其更是大量进口俄罗斯的石油产品。这就很明显了,他们所谓的制裁,不过是借着俄乌冲突的名义,打压那些他们看不顺眼的竞争对手罢了,双标玩得倒是挺溜。
美国之前也没闲着,放出过“50天停火通牒”,说要对俄罗斯的产品征100%的关税,还威胁要对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搞二级制裁。这次北约跟着起哄,不光是军事同盟之间的常规操作,更像是西方想拉个“反俄统一阵线”。他们这种一唱一和,就是想用经济上的手段逼那些非西方国家在俄乌问题上服软。
面对北约的威胁,印度这次倒是硬气了一回。他们外交部发言人直接警告北约别搞双标,还说可能要把中俄印三方合作机制重新拾起来。这态度很明确,就是不想被西方牵着鼻子走。
印度一直想在东西方之间找平衡,又是金砖国家成员,又参与美日澳印那个四方机制,还时不时掺和G7的事,总想两边都不得罪,两边都能捞点好处。这次借着俄罗斯提议的三方机制来回应北约,其实也暴露了他们的小算盘,既想靠俄罗斯撑撑场面,提高自己的议价能力,又不想真的把西方得罪透了。
但这平衡哪有那么好搞。印度在中印边境的那些问题还没解决,一边依赖俄罗斯的便宜能源,一边又想和美国搞技术合作,这些事儿缠在一起,让他们的外交策略矛盾重重。
普京和莫迪(资料图)
再看俄罗斯,他们老提着重启中俄印三方合作,心里打得什么主意其实也不难猜。就是想打破西方的围堵呗。从经济上来说,中俄印都是能源消费大国,要是能搞出个不依赖西方的能源结算机制,那制裁对他们的影响就能小很多。在地缘政治上,借着中国和印度的影响力,也能在“全球南方”国家里多争取点话语权,别让西方一家把舆论都霸占了。
不过俄罗斯想借着中国给印度送这张牌,效果可能也有限。印度这国家,在国际合作里可不是之一次半途而废了,而且他们和西方在军事技术上合作也挺多,真要让他们死心塌地跟着俄罗斯,估计不太现实。再说了,中印之间还有边境争端,互相之间的信任度也不够,这张“中国牌”能有多大用,还真不好说。
中国外交部对重启中俄印机制这事儿,回应得那叫一个有水平。说“符合三国自身利益,愿保持沟通”,既没说行也没说不行。这背后的考量可不简单,一方面得维护好和俄罗斯的战略合作关系,不能直接把人家的提议给否了;另一方面,也得防着印度,毕竟他们那机会主义的外交风格摆在那儿,可不能让这个机制被他们当成对抗西方的工具,跑偏了方向。
中国心里清楚得很,印度想借中国的力来和美国讨价还价,但又舍不得放弃和西方的利益纠葛。所以咱们在边境问题上一直保持强硬态度,在多边合作里也坚持一步一步来,不能因为印度的摇摆不定就损害了咱们自己的利益。这次回应其实也是在提醒印度,要合作就得拿出诚意,得基于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别搞那些投机取巧的事儿。
那这事儿接下来会怎么发展呢?北约的制裁威胁看着挺吓人,但真要执行起来估计难度不小。欧洲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短时间内哪那么容易改过来,土耳其这些国家和俄罗斯的经贸联系也很紧密,印度作为全球第三大石油进口国,想找个能替代它的市场也没那么快。所以西方这制裁,说不定最后就是雷声大雨点小,吓唬吓唬人而已。
至于中俄印三方合作,要是印度能踏实点,别总想着投机,那在能源结算、反恐、南南合作这些方面还是有机会做出点成绩的,说不定还能给“全球南方”国家提供个新的合作模式。但前提是印度得正视和中国的分歧,别总想着利用中国来对付美国那套。对中国来说,就是要稳住自己的阵脚,不排斥合作,但也不能被印度带跑偏了。
这事儿其实也反映出现在国际秩序的矛盾。西方想保住自己的霸权地位,非西方国家则想争取更多的自主性。中俄印作为新兴大国里的代表,如果能在有分歧的地方找到共识,推动多边机制创新,说不定能给全球治理带来点新东西。可要是印度还沉迷于那种“左右逢源”的小算盘,那这个机制可能就成了个空架子,白白错过重塑国际秩序的好机会。
吕特和特朗普(资料图)
总的来说,现在这局面就是各方在较劲,北约想施压,俄罗斯想破局,印度在摇摆,中国则稳坐钓鱼台。最后会走向何方,还得看各方接下来怎么出牌。但不管怎么说,超越那种你输我赢的零和思维,才有可能建立起一个更包容、更平衡的国际新秩序,这或许才是大家真正该努力的方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