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在中国广西崇左市,之一次中越陆军联合训练——“携手同行-2025”正式拉开帷幕,横幅上鲜明的口号“携手同行跨山海,并肩联训固和平”,不仅传达了两国对彼此关系的重视,也预示着双方在未来交往中有着更多的合作空间和可能性,双方在加强军事合作、提升互信及维护地区和平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此次演习的阵容主要以中国边防合成旅和越南轻步兵为主力,由于双方经验和实力的差异,训练科目设定显得尤为重要。在设计训练内容时,考虑到越南方面的能力限制,中国特别选择了适宜的课题,包括伪装侦察、无人机操控、实弹射击等基础步兵技能。这不仅显示出对越南军队的尊重,也为双方营造了一个友好、合作的氛围。
此次中越联合训练并不炫耀重型装备,反而更加聚焦于步兵基础和边境联勤训练上的共性,强调实用性。这点从参训部队的装备展示便可见一斑。中国代表团带来了最新的191式步枪、82毫米速射迫击炮和猛士越野车,全员统一换装的新迷彩也展现出了 *** 的现代化形象。这一系列升级动作,无疑是希望让越南官兵见识到中国陆军的新面貌,增强彼此间的信任感。
越南也不甘示弱,选择将自研的STV-380突击步枪作为训练标配,摆脱了昔日大规模使用AK系列武器的局面。这种转变不仅反映越南在自主军工方面的努力,也向中国展示了越南军队在现代化建设方面所做的努力与进步。
训练课程中的联合救援与后勤保障环节是此次演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越南陆军长期以来在战场急救与后勤保障上的短板,使得这些科目具备了更高的“教学”价值。这种面对面的实践,不仅是对技术与组织差距的直观认知,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增进了中越两军间的了解与信任。通过这样的互动,越南士兵有机会学习中国的成熟做法,而中国则通过教育与分享,传递了“友好但不凡”的实力形象。
在实战环境中,只有通过不断的合作与交流,才能促成真正的信任。这样的合作模式,不仅仅局限于一年一度的联合训练,而应该成为常态,推行更多样化的合作事务,人才交流与战略探讨等各个层面都应加强,才能为双方筑牢合作与信任的基础。
虽然“携手同行-2025”只是中越军队合作的之一步,但它为未来的更加深入合作奠定了基础。协议的成功实施,或将为两国间的军事交流打开新的大门。随着这种摩擦的减少和互信的增强,中越两军若能在武器装备类型和训练内容上实现多样化,未来将有更多机会进行交互式的训练,恐怕极有可能会迎来更高水平的合作。
在未来的军事合作中,双方可能会开展更为复杂、系统的联合演习和训练。例如,涉及重型机械、直升机和海上舰艇等高技术领域的合作,都将进一步彰显双方对于维护地区安全的共同承诺。
发表评论